一、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的精神,通过加强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医疗服务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依托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远程卒中中心等相关专业建立国家远程卒中中心分中心,依托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优势资源,整合全国上、中、下游专科医疗资源,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远程专科协同救治平台,并且进一步深入县、乡、村三级专病防治健康管理及初级保健建设,形成基于远程的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分中心的建立将吸纳更多优质病源,吸纳海量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为临床及科研提供依据,全面提升以神经科学为龙头,神经影像、神经病理、神经康复、疼痛医学、神经眼科等多学科协作的神经科学群的业务及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基层医院将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工作、惠及广大群众、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远程健康管理,达到防控疾病的目的;通过远程培训、人才培养、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科帮扶,提升分中心医疗机构专业医生的诊治能力,更好的利用医疗资源提升诊疗技术和水平。
分中心依托国家远程卒中中心的工作基础,由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日常运营,依照《中国远程医疗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分中心管理委员会,由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任主任委员,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国家远程卒中中心。
二、建设愿景
加强分中心建设:以区县医院为龙头,联合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以脑血管病的急救为抓手,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区县医院区域性脑卒中中心建设;实现脑卒中及早有效救治,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建设原则:共建共享、医疗质量同质化
建设目标:加强以脑血管病为代表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夯实三级联动脑卒中救治体系,缩短脑卒中救治延误时间,提高卒中救治溶栓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三、主要项目
1、临床
l 远程卒中急诊溶栓指导
l 远程手术指导:手术预案制定、介入实时指导
l 神经系统疑难病会诊
l 远程门诊
l 远程教学查房
l
2、教学
l 远程讲座
l 远程手术示教
l 远程病例讨论
l 远程教学查房
l 远程国际教学:两种模式a、实时同传;b、专家翻译解读
3、人才培养
l 人员进修
l 专项学习班
l 专项技术培训班
l 国际交流访问
4、科研
l 共享临床数据
l 共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l 共同举办国家级或国际学术会议
l 科研方法培训
l 卒中中心建设规划的制定
l 进行低氧适应转化医学研究
5、品牌建设
l 授 牌:业务开始3个月经专家组验收授牌“国家远程卒中中心分中心”
l 互联网医疗诊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官方网站宣传
四、数据管理:
1. 国家远程卒中中心应当合理合法承担数据保管工作,并按照国家对远程医疗数据安全保护标准进行管理,不得擅自泄露给其他单位
2. 系统数据需按照国家远程卒中中心统一要求格式进行汇总
3. 国家远程卒中中心应建立和完善数据共享技术体系,促进分中心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
4. 分中心医院需按照国家远程卒中中心要求上传所需数据
5. 所有参与数据库建设单位,均为数据库管理委员会管理成员单位,参与数据共享。